最新动态

NEWS

朱玉:建立数据开放共享的数据安全保障网

2020-11-30 来源: 人民数据

分享到:
11月19日,“人民启信”正式上线暨人民网·人民数据金融数据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正式举行。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平衡挖掘数据价值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举行了圆桌论坛。论坛环节由证券时报编委、北京分社总编辑贾壮主持。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指出,从数字经济现状来看,数据生产力的四个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新技术基础:数据+算力+算法。新劳动主体:从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力到知识创造者。新生产工具:从手工工具、能量转换工具到智能工具。新生产要素:从土地、能源、资源到数据。朱玉表示,近年来,数据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真正实现利用数据去识别一群人、知道一座城、洞察一段历史、预测一种未来。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存在的孪生世界正在产生,数据已经成为时代的焦点。
朱玉强调,数据生产力时代本质的变化,是实现了生产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的可获取、可分析、可执行。从数据流动的视角看,数字化解决了“有数据”的问题,网络化解决了“能流动”的问题,智能化则解决了“自动流动”的问题。朱玉坦言,从创造价值的方式来看,数据对技术、土地、劳动、资本则产生了指数化的赋能效应。数据对土地、技术、劳动(资本)都已经应用赋能,数据要素在社会发展中得以创新应用。
目前,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亟待突破,数据治理领域也存在着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待厘清。从意识和思维看,数据治理需避免“超前立法”或“问题失焦”,并对未来创新保持开放与敬畏。朱玉对数据保护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数据治理需注重“保护与开发平衡并重。”被过度保护的要素,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也要着重促进数据开发,保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政策制度的建立方面,朱玉建议,提高个人数据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的同时也应重点传播“数据生产要素、数据生产力、数据的价值创造”等内容,以利于社会各界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拥抱数据时代。从研究方法来讲,朱玉表示,当前要把目光聚焦数据的产权、数据隐私,包括数据市场等等这样难点问题上。避免从概念到概念,要深入一线,深入产业,综合性、全局性地去研究数据价值创造的机理。从发展路径来看,朱玉表示,既要有国际视野,同时更要从我国经济、产业和文化等国情出发去自主探索。
数据治理领域存在着“数据滥用、泄露”等热点问题,存在着数据权属、跨境流动等难点难题,同时更有价值导向、伦理观念等底层问题。所以朱玉建议,在理念上,应坚持推动数据的自由安全流动以实现共享发展。在原则上,“保护与开发并重,多主体平衡一致”应得到广泛认可。在治理机制上,应坚持市场主导多方参与、自下而上的协同治理。在监管上,继续采取包容审慎、面向未来的监管框架,为创新留下足够空间。在研究上,应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研讨,并深入调研和推广一线企业的优秀治理实践。
朱玉最后表示,第一,服务是根本,要深化一网通办,倒逼流程的改造,倒逼数据的规范。第二,数据是关键,要创新应用,提高数据共享和开放利用的水平。第三,制度是保障,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与数字化相适应的制度规则。第四,场景是动力,要推广最佳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第五,安全是底线,要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增强数据安全的防护能力。




责编:梅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