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文博创意打开一个数字新世界

2022-12-02 来源: 人民数据研究院

分享到:
随着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和博物馆宣传营销能力的提升,文博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多地博物馆不仅在策展、知识普及等方面推陈出新,让更多人开始将逛博物馆、逛展览当作休闲、旅游度假的方式,还在社会推广方面积极融合创新,推出文创产品、打造特色IP,不但有效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也在无形中塑造了自身形象,让受众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培养了情感认同。随着行业发展的白热化,文博行业主体创意层出不穷,优秀产品不断涌现。近段时间,文博行业又有哪些“破圈”之举?

01
三星堆新发现线上线下联动,融媒产品有了更多沉浸感


近年来,文物考古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文博行业打开思路,与媒体联合,以多元视角和丰富内容呈现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自2020年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再次启动以来,陆续公布的考古新发现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备受关注。2022年6月,万众瞩目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微博账号“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动多个重量级媒体,带大众以不同形式揭秘此次考古成果。

微博账号“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央视合作,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实时报道全景呈现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最新发掘成果,采用慢直播的方式24小时拍摄三星堆的考古挖掘现场。以《天下之谜三星堆》特别节目连续三日开启宝物清点大直播,带领观众提前探宝;与央视推出首个大型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三星堆奇幻之旅》,以创新科技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三星堆文明之美。微博账号“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合新华社及哔哩哔哩,推出首部三星堆8K纪录片《身临其境!带你走进三星堆》,精美制作广受好评,被众多博主大V转发,相关话题也获得了超两千万的阅读量,B站上的观看量也超百万。通过聚焦考古成果,借势新闻热点,开发考古题材的影视作品既能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也能得到较高的流量支持,对于平台和IP方都是共赢。

不仅如此,#三星堆遗址发现绝美黄金面具##三星堆遗址连拆6个盲盒##三星堆发现第一件带翅膀的神兽##身临其境走进三星堆##三星堆盲盒里还有多少隐藏款#等话题也登上社交媒体话题榜,体现出了公众对考古的热情。

三星堆的发掘是一次还原历史的过程,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将文物出土以直播形式向公众开放,一边考古,一边传播,不仅开创了线上线下的联动的新型考古方式,也让公众对于挖掘过程更具参与感,收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围绕考古成果后继的修复研究,该馆定期发布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三星堆在大众视野下话题讨论的延续性。微博账号“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考古传播新形式在传播了文博盛事、国宝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对于考古事业的兴趣,助力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融媒体时代,面对新场景、新人群,文博行业利用主流媒体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将文物考古所承载的信息通过多媒体产品传递给大众,打造出更加年轻化、轻量感和沉浸感的媒体产品,巧妙地在专注核心职能的同时,也让文博资源得到创新发展和“破圈”传播。

02
创意新,趣味多,文创产品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文博行业的融合创新启动已有多年,近些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创意形式层出不穷,每当一种创新产品出现都会引来大众的追捧和同行业者的模仿,比如曾风靡一时的联名化妆品、包饰以及现在仍非常受欢迎的联名雪糕等。可以说,民众对于文创产品的创意期待随着文博行业的“内卷”水涨船高,只有更精妙、更凸显策划水平的融合创意产品,才能在当下一片文创营销红海中博得“出圈”的机会,赢得大众的认可。

河南省博物院在此方面率先做出新尝试。该院将贾湖骨笛1000片拼图上线到小红书官方旗舰店,并发起【7天拼完1000片拼图挑战】,每日上传短视频更新拼图进度,新颖的沉浸式拼图体验引起了众多网民关注,将短视频Vlog和卖货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文博行业变现新路径。在此之前,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将考古发掘融入了拆盒过程,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符合Z世代人群的探索性和娱乐性的消费心理。

此外,博物馆作为政务新媒体中与审美、文化强相关的行业,又有一定的变现需求,与小红书这类社交媒体的特点相契合。河南省博物院入驻小红书后,将公众喜爱原创文创产品,包括考古盲盒、传拓盲盒、文物修复大师等产品上线,让公众在浏览社交媒体的休闲体验中感受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以体验带动购买力,不仅为文博机构入驻此类平台提供了经验,也为文博行业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03
新媒体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新渠道


文博行业融合发展将成趋势,一方面推动行业聚力、输出更多文化创意产品;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同领域共享粉丝红利,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半径。文化科技引领文博产业升级、文博资源与旅游业融合等方面已产生众多成功案例。此前,甘肃省博物馆推出“马踏飞燕玩偶”,这款玩偶由“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铜奔马为原型设计,由于神态传神、自带喜感,网民拍摄上传后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甘肃省博物馆抓住机遇,深耕“出圈”产品,把握网络消费环境特征,满足消费者体验,促进网民从关注文创产品到主动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增加博物馆特色文化的辨识度。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公众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博物馆传统的产品模式难以满足公众的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博物馆的生存模式也逐渐面临变革。如今,新媒体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创新渠道,也成为公众走进历史文化的便捷窗口,文博行业应充分抓住窗口和机遇,利用新媒体持续探究自线上至线下、从展览到藏品,覆盖经济、科技、文娱多圈层的IP运营路径,建立博物馆品牌长效机制、保持博物馆IP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大热的数字藏品提出新课题


借着NFT(非同质化代币)热潮、元宇宙、区块链的东风,2022年大热的数字藏品成为博物馆的新尝试。“5·18国际博物馆日”后,天猫6·18前夕,国内外十大博物馆、图书馆旗舰店首次在天猫推出数字藏品共20款,总量达2.5万件,包括敦煌拾遗、卢浮宫胜利女神等著名历史文物的数字藏品。2022年6月11日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敦煌《反弹琵琶伎乐天》《起舞飞天》《散花飞天》壁画数字藏品上架备受关注。

从营销层面看,文博类数字产品的热销契合了年轻人寻求群体认同和注重个人精神消费的特点,而从行业层面看,这也象征着文博行业向着数字化的发展又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不同于海外的NFT艺术品交易,我国文博类NFT数字藏品更多强调收藏和鉴赏价值,国内监管方面对二次交易严格限制,导致活跃用户量有限。严格的管理措施限制了投资者的炒作行为。2021年9月,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和蚂蚁链联合推出8888份龙纹三维数字藏品,上线28秒售罄;陕西省咸阳博物院推出【朱雀记】系列数字藏品,1万份数字藏品上线后3秒内售罄。热藏品也带来一些冷思考,为应对数字藏品火爆带来的隐忧,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组织召开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讨论相关问题,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创新。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技术门槛降低、观念普及、监管办法健全等环境的向好,文博行业将向更多的领域多元协作,联动整合多方资源,文博数字化的开发之路也将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数据分析师 甘怡淳


编辑:钟旭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