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科学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究”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3-06-26 来源:

会议现场
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
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地理教师、
民进朝阳区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武智涛
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地理教师、民进朝阳区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武智涛在会议中提出,科技教育工作顺利实施进行“四个改革”,需要“五力”支撑。四个改革分别是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管理机制,改革工资分配,改革编制管理。而“五力”支撑是精力、能力、财力、物力、人力。要弥补一线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精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科技教育培训提升一线教师科技工作能力;财政支出要向科技教育工作倾斜;要在基础教育学校配齐配足科技教育实验室和器材;要补充基础教育科技教师队伍,或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形式补充一线科技教育人力。

民进北京市委基础教育专委会委员、
民进海淀区委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王宇航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民进北京市委基础教育专委会委员、民进海淀区委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王宇航表示,应当让家长回归家庭教育主责,从阅读习惯培养、运动习惯培养、带领孩子走进各类场馆三个方面着力,发挥家庭教育“第一粒纽扣”的作用。另外,以科学教育贯通培养,一方面在于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课程衔接。学校要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衔接与螺旋递进;另一方面在于家长对孩子成长之中科学教育的培养,让孩子逐渐形成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

民进朝阳区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司农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实验中心主任、民进北京市委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民进朝阳区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司农谈到,应当树立科学教育观,科学教育更要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判断的高度去认识。另外,需要挖掘利用好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来弥补中小学科学教育硬件设备上的短板,同时也让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提前了解学生的痛点和学习科学领域知识的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在课程规划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加以弥补,减少中学生和大学生在能力衔接上出现的鸿沟,“让台阶矮一点、平滑一点”。

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素质教育学院讲师德戈金夫
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妙逢
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妙逢表示,针对科学教育地区差距的问题,为了促进科普科学教育平衡,北科大自然中心搭建“科普云课堂”网络科普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为科普资源匮乏地区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发动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组建实践团,在科学资源匮乏地区开展科学科普教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