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数说今日 | 核心产业超1.2万亿,工业互联网体系持续完善;我国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

2023-10-20 来源:

分享到:
 
核心产业超1.2万亿 工业互联网体系持续完善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消息,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50家,带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特色平台,连接设备近9000万台套,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技术、产业、标准、人才等体系已基本构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政策引导,加快制定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1+5+N”政策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应用。
我国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或行动计划。5G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通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稳步推进建成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百余所院校增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一批人才实训基地在全国布局,多地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工业互联网影响力持续增强。
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GDP同比增长12.7%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2023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显示,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GDP同比增长12.7%。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 12年超2000亿元

 

海口海关日前发布统计数据,自2011年4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落地实施至2023年10月16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024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次3722万人次,购物件数2.68亿件。图为旅客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内的免税店选购商品。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

 

 

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同比增长7.1%,投产铁路新线1402公里,其中高铁1276公里,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当地时间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第二十五届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公布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加上2021年入选的浙江余村村、安徽西递村和2022年入选的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中国入选乡村总数达到8个,位列世界第一。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消息,2021年以来,该所加大对国内外油菜、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力度,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内新增种质资源7585份,资源增长率在20%以上,资源保存总量增至4.43万份,居世界第一。同时,发掘出一大批具有高产、高油、抗病、抗逆等多种优良性状、满足不同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出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为油料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和种业稳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保障。
财政部将在香港增发160亿元人民币国债

 

香港金融管理局18日宣布,财政部将通过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增发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合计160亿元人民币,分4个年期。此次发行的是总值人民币40亿元的增发2025国债、总值人民币50亿元的增发2026国债、总值人民币40亿元的增发2028国债和总值人民币30亿元的增发2033国债。这批国债将于10月25日进行投标,并于10月27日交收。发行后,增发的国债将与原本的2025、2026、2028及2033国债分别各自合并构成单一系列,国债年利率分别为2.2%、2.3%、2.52%和2.71%。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今年已产页岩油1.5万多吨

 

作为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在开发页岩气的同时,页岩油的开发持续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消息,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页岩油生产形势良好,今年截至10月中旬已累计生产页岩油15212吨,同比增长182%。今年以来,涪陵页岩气公司采取加快复兴区块新井投产、深化开采工艺技术运用、强化页岩油安全储运等措施,复兴区块兴页L21HF井试采站投产顺利,日产气量1.7万立方米,日产油6吨。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2012年12月开始建设,2014年3月进入商业开发,是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之一,已为长江经济带沿线70多个城市送去了绿色清洁能源。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公报显示,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稳步实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比2020年(同监测点位)增加25种。长江干流科研监测的单位捕捞量比上年增加20.0%。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约1249头,与2017年相比,数量增加23.4%,年均增长率4.3%。四大家鱼、刀鲚等资源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值总体仍处于低位。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较差”,与2021年持平,但相较2018年提升了两个等级。赤水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良”,沱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为“较差”,大渡河和岷江为“差”。长江流域重点物种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推算葛洲坝下中华鲟亲鱼(性成熟,可参与繁殖)仅13尾,未监测到自然繁殖;长江鲟监测到438尾,均为人工放流个体,无自然繁殖个体。此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外来鱼类23种,与2021年相比,新监测到拉氏大吻鱥、短盖巨脂鲤、云斑鮰、伽利略罗非鱼、绿太阳鱼和虹鳟等,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风险。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核心产业超1.2万亿 工业互联网体系持续完善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消息,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50家,带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特色平台,连接设备近9000万台套,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技术、产业、标准、人才等体系已基本构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政策引导,加快制定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1+5+N”政策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应用。
我国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或行动计划。5G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通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稳步推进建成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百余所院校增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一批人才实训基地在全国布局,多地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工业互联网影响力持续增强。
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GDP同比增长12.7%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2023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显示,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GDP同比增长12.7%。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 12年超2000亿元

 

海口海关日前发布统计数据,自2011年4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落地实施至2023年10月16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024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次3722万人次,购物件数2.68亿件。图为旅客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内的免税店选购商品。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

 

 

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同比增长7.1%,投产铁路新线1402公里,其中高铁1276公里,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当地时间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第二十五届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公布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加上2021年入选的浙江余村村、安徽西递村和2022年入选的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中国入选乡村总数达到8个,位列世界第一。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消息,2021年以来,该所加大对国内外油菜、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力度,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内新增种质资源7585份,资源增长率在20%以上,资源保存总量增至4.43万份,居世界第一。同时,发掘出一大批具有高产、高油、抗病、抗逆等多种优良性状、满足不同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出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为油料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和种业稳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保障。
财政部将在香港增发160亿元人民币国债

 

香港金融管理局18日宣布,财政部将通过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增发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合计160亿元人民币,分4个年期。此次发行的是总值人民币40亿元的增发2025国债、总值人民币50亿元的增发2026国债、总值人民币40亿元的增发2028国债和总值人民币30亿元的增发2033国债。这批国债将于10月25日进行投标,并于10月27日交收。发行后,增发的国债将与原本的2025、2026、2028及2033国债分别各自合并构成单一系列,国债年利率分别为2.2%、2.3%、2.52%和2.71%。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今年已产页岩油1.5万多吨

 

作为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在开发页岩气的同时,页岩油的开发持续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消息,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页岩油生产形势良好,今年截至10月中旬已累计生产页岩油15212吨,同比增长182%。今年以来,涪陵页岩气公司采取加快复兴区块新井投产、深化开采工艺技术运用、强化页岩油安全储运等措施,复兴区块兴页L21HF井试采站投产顺利,日产气量1.7万立方米,日产油6吨。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2012年12月开始建设,2014年3月进入商业开发,是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之一,已为长江经济带沿线70多个城市送去了绿色清洁能源。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公报显示,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稳步实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比2020年(同监测点位)增加25种。长江干流科研监测的单位捕捞量比上年增加20.0%。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约1249头,与2017年相比,数量增加23.4%,年均增长率4.3%。四大家鱼、刀鲚等资源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值总体仍处于低位。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较差”,与2021年持平,但相较2018年提升了两个等级。赤水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良”,沱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为“较差”,大渡河和岷江为“差”。长江流域重点物种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推算葛洲坝下中华鲟亲鱼(性成熟,可参与繁殖)仅13尾,未监测到自然繁殖;长江鲟监测到438尾,均为人工放流个体,无自然繁殖个体。此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外来鱼类23种,与2021年相比,新监测到拉氏大吻鱥、短盖巨脂鲤、云斑鮰、伽利略罗非鱼、绿太阳鱼和虹鳟等,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风险。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