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这里的电单车为啥这么“火”?

2021-03-15 来源: 人民数据

分享到:

在今年两会,有很多代表和委员关注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情况,电单车产业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使用和关注。据人民数据·国家慢行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显示,近期,部分三、四线城市共享电单车数量呈现猛增态势。在南宁地区,人民出行电单车已经和市民的短途出行“无缝链接”,人们上班、去超市、看电影等,找到人民出行电单车“刷刷二维码”已经成为必选。在共享经济为发展背景的数字时代,区别于共享单车,这种骑行距离更远、更省力的电单车在南宁已成为主要出行方式,40至70公里不等的续航里程基本能满足市民的各种出行需求。

 

 
 
更加安全、可靠

 

2020年,全国多地陆续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规范,要求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在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中,和“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相关的法规标准制定问题也多次被提及。

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近3亿,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进行管控,市场上针对电动自行车乘员生产销售的大部分头盔,既不符合自行车运动头盔的标准,也不符合摩托车头盔的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有代表建议尽快制定相应的《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以适应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需求。

如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就建议,在日常使用中,电动自行车经常会搭载儿童乘员,对于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乘员,由于儿童体质的特殊性,在制定《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时,建议能够考虑儿童头盔的标准设置。在安全出行方面,行业声音同样关注安全领域在出行方面的重要保障。

慢行交通领域“国家队”——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慢行交通分会的会员单位“人民出行”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智慧、便捷的出行主张。“人民出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出行”将为民众提供绿色、低碳、便捷的智能出行方式,同时,与专家一起为各地规范管理共享单车给出绿色慢行交通促进工程的出行方案,为大家绿色出行、智慧出行制定更加合适的出行方案。

 

 
 
更加省时、省力

 

过去一年时间里,不少共享单车品牌纷纷退出市场运营,而个别一线品牌,也遭遇了市场低迷,甚至用户排长龙退押金的境况。当一线城市共享单车面临市场严重饱和、竞争趋于稳定时,很少有人会想到,不少品牌却在南方的很多三、四线城市“斗”得如火如荼。例如人民出行在南宁探索的绿色出行“南宁模式”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没想到,家乡投放的共享助力车,比北上广还先进。”春节期间的南宁,几位骑车人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尽管骑行价格为2元/半小时,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扫”一辆电动车来使用。“比共享单车更省时、省力,真的太方便了。”一位年轻用户表示,过去这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外出都会骑共享助力车,因为这才是“绿色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绿色出行不仅方便了三四线的市民生活、工作,同时也对当地的数字经济产业有助推作用。例如前日由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关于外卖骑手的报告指出,“这支庞大的外卖配送队伍,满足了近5亿城市消费者的日常餐饮外卖需求”,大家众所周知,外卖骑手和电动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三四线城市,电动车不但有利民生,还促产业发展。

就像“人民出行”负责人说的那样,根据南宁交通实际情况,“人民出行”遵守城市发展规划、兼顾市民绿色出行需求,合法合规取得准入资格,严格执行“一车一证一牌”;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特点划定运营区域以及投放数量,为南宁市民中短途出行提供更优选择;在合法合规投放的基本前提下,构建有序部署、有序运营、有序治理的“人民出行电单车南宁模式”。

 

 
 
更加时尚、环保

 

据统计,2005年我国两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约2320万辆,2018年,已超过2.5亿辆,两轮电动车已成为市民的重要出行工具之一。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轮电动车出口国,产销量占到全球的90%以上。为规范行业发展,中国2018年5月15日发布国家标准《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出台,象征着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一方面立规矩,一方面就要创新发展。

如“人民出行”的电单车均采用北斗导航与GPS导航双定位系统,结合电子围栏技术,划定骑行区域、指定停车站点、限定禁行区域,实现90°精准垂直停车,实时掌控车辆动态,规范骑行行为。这满带科技感的创新出行体验方式和时下年轻的骑行人群的特质不谋而合。

高科技让骑行者觉得很年轻,很时尚。“人民出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出行电单车将语音提醒设置为引导有序停放的内容,实时语音引导用户定点规范停车,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立体化融合。并根据掌握的大数据情况,合理设置更多停车区域,既符合城市管理要求,更兼顾用户用车需要,打造人、车、环境的和谐统一。

2013-2018年中国居民家庭平均百户拥有电动自行车(辆/百户)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两轮电动车拥有量为57.5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量为74.8辆,平均下来,相当于在中国,每100户家庭里,有66户人家拥有两轮电动车。

现在很多的国内的三四线城市是没有像地铁、城市轻轨等这样的交通工具来供人们选择,所以人们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比较少,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等。而共享电动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人们出行的不便,这种出行方式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三四线人们的出行,受到大家的肯定和欢迎。

再回到今年的两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凌振国很关注绿色生产生活消费领域,针对如何促进交通领域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凌振国认为,交通运输行业要在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必须在交通出行结构上做文章,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将是实现交通出行结构优化的关键。

……慢行交通产业方兴未艾,结合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梅亚川)



责编:梅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