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汶川地震“钢腿女孩”被网暴 “按键”伤人何时休!

2023-04-07 来源:

分享到:
 
 

 

 

 

 

图:牛钰个人社交账号评论

牛珏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生活,在收获许多认可赞美、鼓励更多逆境中的人坚强自信之外,却也被恶意围攻。“你怎么能这么恶心,一天到晚只知道博同情,你觉得你配吗?”“你拍视频为了什么?懂的都懂。”“你们残疾人都这么恶心吗”……博同情、炒作,甚至以身体缺陷为由的无端恶意言论让她一度崩溃。

牛珏被网暴的经历并非个例。今年2月,粉红色头发女孩郑灵华离世。去年7月,郑灵华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向病床上爷爷分享自己考上研究生的照片,却因此陷入网络暴力漩涡。部分网友针对粉红色头发,恶意编造“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等言论。大规模网络暴力给她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在与抑郁症抗争半年后,郑灵华走了。类似悲剧仍在重演。“寻亲男孩”刘学州被网暴致死、上海女子求助外卖员送菜被网暴而轻生、女子取快递被偷拍编造出轨快递员而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经历网络暴力后,被施暴者身心经历双重打击,长时间难以自愈甚至选择轻生。

纵观众多网络暴力事件,因为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得施暴者少了一些道德和法律约束,更容易肆无忌惮发表评论;被施暴者陷入投诉难、维权难、止损难的困境,种种因素下导致网络暴力行为频发。

 

 

“清朗”行动 反网暴在行动

 

这些悲剧提醒公众,治理网络暴力已经成为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活动,治理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

2022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13项“清朗”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万条, 处置账号680余万个,下架APP、小程序2890余款,解散关闭群组、贴吧26万个,关闭网站7300多家。

今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网暴治理:“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网络暴力也是各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20多位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提出提案及建议,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出台网络暴力针对性立法。

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表示,去年11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以来,网暴现象明显得到遏制。《通知》下发以来的四个月,网暴信息清理拦截达到2875万条,陌生人不良私信日均下降48%,预警防范了377起热点事件可能出现的网暴风险。

 

 

抵制网暴,人人有责

 

可以看到,在相关部门努力下,反网络暴力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恶性网暴事件仍时有发生,网暴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对个人而言,谨言善行,拒绝成为施暴者,从自身做起。网络中的每个人,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需要对自己言行负责,承担自身社会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此外,人民数据研究院建议,如果遭遇网络暴力,冷静做好取证、投诉,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其次,平台承担网络审查义务。网络平台作为服务提供者,需做好平台内容审查工作,对于不友好内容和账号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网暴行为发生,遏制网暴影响扩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友享受多元化表达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出现无序的表达滋生了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应该有边界,网络表达亦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底线。

 

 

 

 

 

图:牛钰个人社交账号评论

牛珏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生活,在收获许多认可赞美、鼓励更多逆境中的人坚强自信之外,却也被恶意围攻。“你怎么能这么恶心,一天到晚只知道博同情,你觉得你配吗?”“你拍视频为了什么?懂的都懂。”“你们残疾人都这么恶心吗”……博同情、炒作,甚至以身体缺陷为由的无端恶意言论让她一度崩溃。

牛珏被网暴的经历并非个例。今年2月,粉红色头发女孩郑灵华离世。去年7月,郑灵华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向病床上爷爷分享自己考上研究生的照片,却因此陷入网络暴力漩涡。部分网友针对粉红色头发,恶意编造“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等言论。大规模网络暴力给她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在与抑郁症抗争半年后,郑灵华走了。类似悲剧仍在重演。“寻亲男孩”刘学州被网暴致死、上海女子求助外卖员送菜被网暴而轻生、女子取快递被偷拍编造出轨快递员而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经历网络暴力后,被施暴者身心经历双重打击,长时间难以自愈甚至选择轻生。

纵观众多网络暴力事件,因为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得施暴者少了一些道德和法律约束,更容易肆无忌惮发表评论;被施暴者陷入投诉难、维权难、止损难的困境,种种因素下导致网络暴力行为频发。

 

 

“清朗”行动 反网暴在行动

 

这些悲剧提醒公众,治理网络暴力已经成为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活动,治理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

2022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13项“清朗”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万条, 处置账号680余万个,下架APP、小程序2890余款,解散关闭群组、贴吧26万个,关闭网站7300多家。

今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网暴治理:“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网络暴力也是各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20多位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提出提案及建议,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出台网络暴力针对性立法。

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表示,去年11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以来,网暴现象明显得到遏制。《通知》下发以来的四个月,网暴信息清理拦截达到2875万条,陌生人不良私信日均下降48%,预警防范了377起热点事件可能出现的网暴风险。

 

 

抵制网暴,人人有责

 

可以看到,在相关部门努力下,反网络暴力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恶性网暴事件仍时有发生,网暴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对个人而言,谨言善行,拒绝成为施暴者,从自身做起。网络中的每个人,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需要对自己言行负责,承担自身社会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此外,人民数据研究院建议,如果遭遇网络暴力,冷静做好取证、投诉,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其次,平台承担网络审查义务。网络平台作为服务提供者,需做好平台内容审查工作,对于不友好内容和账号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网暴行为发生,遏制网暴影响扩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友享受多元化表达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出现无序的表达滋生了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应该有边界,网络表达亦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