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沙尘暴来袭 2023治沙与土壤治理产业分析

2023-04-19 来源:

分享到:
​2023年以来,各地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数量、频率和强度都是近几年之最。眼下这轮沙尘天气还没完全结束,冷空气又送来新的风沙,4月13日以来,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区又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网上还预测沙尘暴南移后可能反复。
 

一、经过多年治理,据国家林草局监测显示,得益于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工程抑制沙尘的作用,这些年我国沙源地起沙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林业企业在防风固沙和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随着沙尘暴卷土重来,我国北方生态保护、沙漠绿化和土壤治理将被提上新的议事日程。有统计显示,从中国过去几年土壤修复工程项目数量来看,虽然每年数量变动较大,但保持在300-600个左右区间内波动;项目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咨询类项目数量增加。在2023年的前三月内,土壤修复相关超千万的项目投资总额几乎周周过亿,而且从1月初的1亿上下跑到了3月后期的超8亿水平。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越来越多,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毫不为过。由于预期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巨大,各行各业都开始往这方面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看,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既有综合型企业,也有专注于修复咨询、技术支撑、调查评估、修复工程、第三方检测,甚至学术研究、地质矿山、土壤肥料、土方工程、植物营养等某一方面的企业和机构。

 

三、通过人民启信统计,我国现有土壤治理相关企业339507家,小微企业1746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24家、高新企业8844家,有专利企业30425家,总体上来看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数量占比较低,中小微企业占比大,核心技术优势和竞争力不够突出。

 
 
图:土壤治理相关企业数量分布对比(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据检索发现,我国各类“林业”企业检索数量有100万家,不少属于开发类和加工制造贸易管理类企业,而“造林”类企业25万多家,另有2.5万家“植树”类企业,1.6万余家“沙漠”相关产业企业,“治沙”类公司12039家,荒漠相关企业5889家。从这些数据对比来看,对于沙漠和荒漠生态绿化防治的专业企业数量远低于生产制造等偏资源消耗性经营主体。而检索绿化相关企业则多达990万余家,园林相关企业843万余家,两者叠加也有767.6万家,多为本地服务类企业。

 
 
图:土壤治理相关企业区域数量分布(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据统计,从地区分布上来说,受沙尘暴影响较为严重的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的土壤类企业数量从全国范围来看并不占据多数。据检索数据显示,我国华东地区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相关企业数量较大,特别是山东省、安徽省同样是农业大省,江浙沪经济较为发达,从事农业和生态治理方面的市场经营主体数量比较高。此外,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则分别是所在各自区域数量领先的省份。

 
 
图:土壤治理相关企业省区市分布(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从统计数据来看,土壤治理相关企业大多数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企业,数量分别超过28.77万和25万家。个体工商业者超过1万家。此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总量接近3000家。从这个比例结构来看,在广大基层和边远地区,土壤治理企业存在点多、面广、灵活、散而小的特点,而在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大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往往在规模上较有优势,在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土壤治理相关企业类型分布对比(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据人民数据研究院分析,传统的土壤修复产业多侧重对于农业用地的污染防治、修复、农业建设等等。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未来在生态修复和保护方面,土壤治理产业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总体来看,涉及园林绿化、治沙修复和土壤治理的企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发展的质量也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也给国内相关行业市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更多机会。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