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主题研讨会召开

2023-10-19 来源:

分享到:
      10月19日,由人民数据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由粉笔支持的“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主题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来自政、产、学、研及相关媒体参会。会议由人民数据副总经理、副总编辑、研究院院长陈丽主持。

人民数据副总经理、总编辑刘畅在致辞中指出,青年的职业规划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如何助力青年群体提升职业规划意识,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研讨会上,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熠超发布《青年群体职业规划数据分析报告(2023)》。报告探究青年群体的职业规划现状与趋势,分析职业教育和高校相关课程在青年职业规划中的促进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倡议。

报告指出,青年群体日益重视职业规划,60.85%的青年高度重视职业规划;择业观念更加清晰,薪酬和稳定性仍是青年未来择业的倾向;职业规划路径持续优化,希望提高自身竞争力。青年群体的职业规划方式进一步深化,通过粉笔等职教机构打破“信息差”,通过校企合作的招聘会、宣讲会了解职场所需的技能。

多位专家和学者在研讨会展开积极探讨。

工信部信息中心专家委主任,原总工程师童晓民从企业需求侧的角度,为青年群体如何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提出七点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二是要提升数字化的技术能力;三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数字技术和环境,要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四是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五是需要具备伦理意识和责任感,能够正确处理和管理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安全管理;六是增强跨界融合能力,能够跨越多个领域进行创新,探讨和开展技术改造;七是具备未来思维能力,根据市场的变化要迅速调整。

就企业如何更好助力青年的择业、就业和成才提供帮助、环境以及支持资源,童晓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建议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军人物要主动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二是建立企校紧密合作,包括共建实习基地、人才工作站和科研实验室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获得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三是企业和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通过参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攻关,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四是企业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帮扶,包括科研选题分析、创新大赛、实践锻炼和项目成果转化,助力青年融入社会发展和寻找创业方向,同时提供更好的选人用人渠道。

第十二届北京市青联常委、社会科学界别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朱丹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关于青年就业、创业和职业规划的认识:一是对时代的认识,数字化时代具有指数级增长和大重构的特征,要求青年边工作边学习,具备学习能力;二是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因此带来的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这是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最大的确定性,青年应正确认识和利用时代特点,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三是对自我的认识,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要不断学习,重新塑造自己的能力结构,做好规划,辩证看待自己的职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认为,当前,青年学生们面临的职业选择呈现多样性。未来是大模型变革的时代,要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也要紧跟时代转变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学应提倡开放办学、推进产学研用,让青年寻找更多创新应用场景,为更多学生的成长和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机遇,这是高校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人民数据副总经理、总编辑刘畅针对青年人的职业选择,指出兴趣和爱好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一是鼓励年轻人把兴趣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特长,把特长变成专业,把专业变成职业,把职业变成事业;二是提倡年轻人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的新型职业道路,充分挖掘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并努力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三是强调个人素养、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在专业选择中的重要性。希望青年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粉笔CEO张小龙认为,职业教育是青年职业规划的重要一环。像粉笔是通过考试类和技能类的职业培训来助力青年群体就业。青年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应在追求稳定性和创业间的平衡,如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以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整体职场应对能力。同时,在职业规划中开放心态,投身到各行各业之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当前,数字化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进空间,青年人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各界也需加强合作,如企业和学校加强合作,学校相关配套政策也可以增强适配性等,共同提高青年群体的职业规划能力,促进青年的就业创业。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指出,当前青年学子的职业规划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就业观念更加多元化;二是青年学子的职业规划更加专业,寻求个性化指导;三是职业规划存在较大的信息差,打破信息差很有必要。

加强青年职业规划能力,各界都应履行自身的责任:学校主体,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发展,搭建多维度的职业生涯指导体系;社会层面,要汇聚各方力量,形成职业教育的“共同体”,为青年提供更多职业教育赋能;企业层面,应“关口前移”,深入到青年的在校培养过程中;第三方层面,应该有更多的第三方力量,运用数字化的资源介入职业教育。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马利作总结发言。她强调,关注青年群体的发展,研究青年人的职业规划,非常必要,意义深远。马利谈了三点思考:一是顺应历史的潮流,站在时代的潮头看问题,想问题,选择好自己的站位,规划好职业的道路;二是保持竞争活力,坚持终身学习,将职业规划覆盖终身的职业生涯;三是实事求是明确选择定位,放下学科专业的束缚,尽快融入社会,亲身加入社会的大变革之中。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